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缓存工作原理
阅读量:6481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3

本文共 784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。

缓存的工作原理是当CPU要读取一个数据时,首先从缓存中查找,找到就立即读取并送给CPU处理; 没有找到,就用相对慢的速度从内存中读取并送给CPU处理,同时把这个数据所在的数据块调入缓存中,可以使得以后对整块数据的读取都从缓存中进行,不必再调用内存。 正是这样的读取机制使CPU读取缓存的命中率非常高(大多数CPU可达90%左右),也就是说CPU下一次要读取的数据90%都在缓存中,只有大约10%需要从内存读取。 这大大节省了CPU直接读取内存的时间,也使CPU读取数据时基本无需等待。 总的来说,CPU读取数据的顺序是先缓存后内存。 RAM和ROM相对的,RAM是掉电以后,其中的信息就消失那一种,ROM在掉电以后信息也不会消失那一种。 RAM又分两种,一种是静态RAM,SRAM;一种是动态RAM,DRAM。 前者的存储速度要比后者快得多,使用的内存一般都是动态RAM。 为了增加系统的速度,把缓存扩大就行了,扩的越大,缓存的数据越多,系统就越快了,缓存通常都是静态RAM,速度是非常的快, 但是静态RAM集成度低(存储相同的数据,静态RAM的体积是动态RAM的6倍), 价格高(同容量的静态RAM是动态RAM的四倍), 由此可见,扩大静态RAM作为缓存是一个非常愚蠢的行为, 但是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和速度,必须要扩大缓存, 这样就有了一个折中的方法,不扩大原来的静态RAM缓存,而是增加一些高速动态RAM做为缓存, 这些高速动态RAM速度要比常规动态RAM快,但比原来的静态RAM缓存慢, 把原来的静态RAM缓存叫一级缓存,而把后来增加的动态RAM叫二级缓存

如果文章对你有所帮助,希望施舍点包子钱,在下支付宝账号:

非常感谢

13718045310

转载于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love-you-girl/p/3944542.html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Android学习笔记(一)
查看>>
Java 提高篇(一)
查看>>
虚拟化学习笔记
查看>>
浏览器的兼容性问题
查看>>
我的友情链接
查看>>
今天真的搬走了
查看>>
PC散热风扇之研究一:风扇种类介绍
查看>>
关于Session和Cookie简单实例
查看>>
App框架实现———dagger2
查看>>
zabbix 微信报警
查看>>
rsync命令参数及SSH自定义端口远程拷贝
查看>>
通过SQL Server 2008数据库复制实现数据库同步备份
查看>>
HttpClient做接口测试时自定义参数长度
查看>>
PyCharm2017激活方法
查看>>
Nacos 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?(配置管理篇)
查看>>
Netty 源码(ChannelHandler 死磕)
查看>>
教你如何将越用越慢的Wi-Fi满血复活
查看>>
Active Directory系列教程之组策略应用周期
查看>>
redhat新挂载分区创建NFS
查看>>
3月份全球域名总量新增61.4万个 环比减少29.6%
查看>>